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攀鋼釩煉鐵廠張邦志 來源:
2021-12-02
張邦志,現為攀鋼釩煉鐵廠新3號高爐作業區黨支部書記、白班作業長。他總結提煉的“張邦志大型高爐新式操作法”,年創效5000萬元以上。他先后獲得四川省總工會“職工技能創新大賽特等獎”“群創成果一等獎”,以及鞍鋼勞模、鞍鋼集團優秀共產黨員、攀枝花市勞模、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腳踏實地為理想 “在追求高爐安全長壽、穩定順行、指標優化方面,我永遠都是一名學生!”已經在高爐上摸爬滾打了28年的張邦志,面對取得的成績,謙虛地說,黨給了自己干事創業的機會,就要用實際行動感黨恩、跟黨走。 1993年7月,張邦志從重慶科技學院冶煉專業畢業,胸懷夢想來到攀鋼。他立志用自己所學知識,在高爐上干出一番事業。無論是配料、配渣、取樣、觀察爐火顏色,還是高爐核心操作,張邦志始終把工作做到極致。 “張邦志把‘有條件要上,沒條件想辦法上’的精神充分融入高爐工作中。”煉鐵廠新3號高爐作業區區域工程師白衛說。從業28年來,張邦志已經不記得加過多少班,在高爐上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不休的夜晚。工友們都說,張邦志是高爐成“癡”,哪怕是出差前,不到高爐看一眼都不舍得走。周末送孩子返校回來的路上,也要特地拐到高爐來“轉轉”,也許這一“轉”,就是三五個小時,甚至一天,“攆都攆不走”。每一次高爐只要有異常狀況,他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加班加點從不計較,無論是爐內、爐前,還是在現場;無論是烘爐、點火還是出鐵,每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爐況不好他決不下高爐。 經過大膽探索,他總結提煉出了“大批重+重負荷+循環加焦”的“張邦志高鈦型釩鈦磁鐵礦2000立方米高爐冶煉先進操作法”,替代了“小批重+高料速+穩定負荷”操作法,一經推廣,日產量從4200噸上升到5000噸,高爐利用系數達2.5,每年為攀鋼節約成本5000萬元以上,奠定了攀鋼用普通大型高爐冶煉高鈦型釩鈦磁鐵礦新的里程碑。該操作法先后獲得四川省總工會冶煤機電系統職工技能創新大賽特等獎、四川省總工會“群創”成果一等獎、攀枝花市總工會首屆釩鈦之光技術研究特等獎,成為同類別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操作法的樣板。 攻堅克難筑堡壘 張邦志擔任新3號高爐作業區黨支部書記和爐長后,堅持把加強黨的建設與生產目標結合起來,修訂了“三會一課”制度、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制度、黨支部微信群管理制度、黨支部委員學習制度等,建立健全黨小組目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全面、準確評價各黨小組、黨員工作成效,激發廣大黨員職工干事創業激情。 在2021年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張邦志和作業區班子成員,創新學習方法,充分運用微信等方式建立“經典學堂”“網絡學堂”“標桿學堂”“互動學堂”,將以前由黨支部書記主持主講變為黨員輪流主講。在此基礎上,該作業區還通過微信等新媒體定期推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內容,做到了靈活性與多樣化相結合,提高了學習效果。 近年來,該作業區黨支部組織開展的“黨建+”、黨員“三創”精品工程、共產黨員工程等主題實踐活動9項,累計創效近1.5億元。該黨支部黨員劉天偉提出的“小粒級燒結高效綜合利用操作法”獲得攀鋼釩先進操作法,年創效益達到3000萬元以上;配管高級技師李健提出的風口二套、大套快速拆卸方案,在該廠和西昌鋼釩煉鐵廠推廣運用,每年創效275萬元。該黨支部組織的“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骨干突擊隊”,開展了清理防洪溝、回收現場堆積料等活動,全爐45名黨員累計義務獻工達400余人次,充分發揮了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經過黨員職工共同努力,該黨支部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創建為“鞍鋼集團黨支部工作示范基地”。 團結一心創佳績 張邦志每個班都要到作業區去,聽大家的真實想法。新分配大學生的住宿、職業規劃,吃飯、洗澡,甚至年輕職工找對象等問題,他都要親自過問。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哪里需要我,就必須第一個沖向哪里。”張邦志在作業區開展各項工作時,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他也是這樣做的,近年來,他累計幫扶困難黨員職工7名。 新分大學生何陸韜,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喜歡和同事交流,他主動與何陸韜談心談話,以兄長的身份,講自己的陳年趣事,說自己的心路歷程。詼諧幽默的言語,幫助他打開心結、找準方向,目前,何陸韜現已成為高爐的技術骨干。近年來,張邦志已經培養了丁力、楊五四等12名技術骨干。 2021年,新3號高爐已經連續生產了近16年,是攀鋼高爐一代爐齡中最長的。隨著高爐爐齡延長,設備不斷老化,影響了生產穩定順行。張邦志牽頭成立“急難險重項目”推進攻關組,團結帶領黨員職工完善“點檢定修專項推進工作實施方案”,強化點檢定修績效管理,并定期召開爐體、爐缸安全例會等,不斷提高重點設備管控和操作水平,保障新3號高爐平穩順行。 談到下一步工作目標,張邦志對做好新3號高爐停爐大修充滿信心。他將帶領作業區廣大職工,為新3號高爐高質量生產拼搏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