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為保障我國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江山北望,全國最大單體地下鐵礦山項目正在鞍鋼集團鞍山基地不斷刷新施工進度。國內地下鐵礦山建設首次應用的TBM(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基石號”在這里始發,駛向大地深處。
遙望南國,開創國內冶金礦山先河的5G智能遠程采礦項目正在鞍鋼集團攀枝花基地深度應用。偌大的采場空無一人,駕駛員正坐在智能管控中心通過傳輸畫面遠程操控采場車輛,智慧礦山的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
2023年,鞍鋼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深入實施鋼鐵+礦業“雙核”戰略,加快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基石計劃”“三個一批”項目落地,持續保持鐵精礦產量國內第一、世界第五地位,切實筑牢維護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壓艙基石”。
■牢牢端穩“資源飯碗”——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我國鋼鐵工業已經走到世界舞臺中央,但是沒有資源強國的保障和支撐,鋼鐵強國的基礎就不穩固、不牢靠。”在2023年3月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 全國人大代表,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成旭提交了《關于拓展“基石計劃”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的建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鐵礦資源供應保障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鋼鐵產業安全的重大風險點。作為國內擁有完整產業鏈、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鞍鋼集團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礦山企業只有建立全球領先的產量規模、擁有自身強大的產業鏈協調配置能力,才能獲取更大的國際競爭優勢,確保我國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鞍鋼集團在國內鋼鐵企業中率先把礦業上升為核心主業,確定鋼鐵+礦業“雙核”戰略。2023年,鞍鋼集團強化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措施,加快推進“雙核”戰略落地落實,提升礦山領域項目建設速度——“三個一批”項目穩步推進,西鞍山鐵礦項目8條豎井全部進入深部掘進階段;一批重點項目取得顯著進展,鞍鋼礦業眼前山鐵礦西礦段開采項目、鞍千濕式預選改造項目等建成投產;礦權辦理取得新突破,鞍鋼礦業齊大山鐵礦和大孤山鐵礦獲得平面擴界采礦許可證,本鋼礦業徐家堡子鐵礦項目采選工程已辦理完成全部前置要件手續,具備開工條件……
白天作業機器轟鳴,夜晚趕工燈火璀璨。2023年,從東北到西南,鞍鋼集團礦山上的一處處露天采場、一座座地下礦井,如同一個個盛滿“鋼鐵糧食”的巨碗,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礦石資源;廣大礦山干部職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攻克艱中之艱、難中之難,牢牢端穩了“資源飯碗”——鞍鋼礦業公司在沒有新礦山投產的條件下,有效遏制產能下滑勢頭,再次實現逆勢穩產、持續增產;攀鋼礦業公司、本鋼礦業公司鐵精礦同比再次實現增產,雙雙創歷史新高。
這一年,礦業板塊對鞍鋼集團的支撐力、對鐵礦行業的引領力、對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供應保障力不斷提升。
■加快建設“智慧礦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整個礦區都建立了三維地質模型,我們對采場每一個點位的礦石、巖石屬性、品質、組成狀態都一清二楚。”站在鞍鋼礦業齊大山鐵礦智能管控中心大屏幕前,該礦負責人告訴記者。
2023年,鞍鋼集團加快“智慧礦山”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并為國內同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引領和有益借鑒——
在鞍鋼礦業眼前山鐵礦,無人駕駛的鏟車在百米井下開展作業。作為全國第一個露天轉井下的礦山,該礦充分利用井下5G網絡優勢,通過三維可視化系統,實時監控井下每個生產環節和設備運行狀態,實現遠程遙控自動采礦。
在鞍鋼礦業關寶山公司,球磨機作業現場空無一人。這家以“黑燈工廠”聞名行業的企業,應用大數據、云計算、AI等技術再造生產流程,帶動產量、銷量、成本、利潤指標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在攀鋼礦業朱蘭鐵礦,從塵土飛揚的采場到安全舒適的操作室,數字化、智能化帶來革命性變化,生產現場實現少人化和無人化作業,構建了全新的生產模式。
在本鋼礦業歪頭山鐵礦,職工駕駛著運輸車輛穿行在采場,各種實時數據同一時間傳輸給設備GPS綜合管理系統,徹底改變了礦山生產調度“摸黑干活”的歷史,讓指揮者變得“耳聰目明”。
……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2023年,鞍鋼集團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在礦業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不斷提升礦山企業核心競爭力。
攀鋼超細粒級鈦鐵礦高效回收示范線提前一個月實現達產達效目標。這條產線有效解決了超細粒級鈦鐵礦工業回收的世界性難題,推動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資源深度開發。
遼寧省首條400萬噸/年帶式焙燒機球團生產線已在鞍鋼礦業東鞍山燒結廠開工建設,鞍鋼集團自主研發的“基于低堿度高硅球團的低碳排放高爐爐料解決方案及應用”項目將在這里得到全面推廣,結束了該產線60多年來生產低端鐵精礦的歷史,實現了向生產低成本高品質爐料的跨越。
■聚力攻堅“極限成本”——市場競爭優勢持續擴大
傳統的“擰毛巾”式降本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只有找到一條可持續降本的道路,才能最終勝出。
2023年,鞍鋼集團各礦山企業堅持世界眼光、把握市場脈搏、集中優勢力量,以國際鐵礦企業為標桿,深化系統降本,不斷加大“極限成本”攻堅力度,成本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優勢持續擴大。
鞍鋼礦業公司通過強化行業、內部、外部三條價值鏈管理,完善“135”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打造世界級成本。同時,該公司在保證鞍鋼集團生產所需的基礎上,全力開展產品外銷工作,2023年,鐵精礦、球團礦、燒結礦三大產品的外銷總量創歷史新高。
攀鋼礦業公司建立協同降本增效機制,強力推進全員、全要素、全過程降本增效,推動各級企業實現工序指標再優化、產品質量再提升、成本費用再下降、經濟效益最大化。2023年,該公司降本增效指標完成率130%,充分發揮企業利潤“穩定器”作用。
本鋼礦業公司堅持向優化生產組織要成本、向強化設備管理要成本、向能源管控要成本、向精細化管理要成本,并做到既抱“備件國產化”這樣的“西瓜”、又撿“躲峰用電”這樣的“芝麻”。2023年,該公司降本指標超計劃55.8%。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助力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宏偉實踐中,鞍鋼集團將加快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基石計劃”“三個一批”項目落地見效,堅決當好維護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壓艙基石”,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鞍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