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哧”的一聲淬火聲響,軋制完成的熱成形車輪鋼,在萬能試驗機中迎來了蛻變時刻。
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中試基地材料分析室內,研究員董毅透過透射電鏡凝視著屏幕上交錯分布的馬氏體束與納米級第二相粒子,正是這些精妙的微觀結構決定了材料的卓越性能。
測試數據顯示,這款新產品制成的車輪強度是鋁合金輪的6倍、重量與尺寸精度媲美鋁合金輪、綜合成本為鋁合金輪的70%、碳排放量為鋁合金輪的1/8,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優勢。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汽車與家電用鋼研究中心主任徐鑫高興地說:“這個創新產品實現‘以鋼代鋁’的技術跨越,對于鋼鐵和汽車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我們鞍鋼科研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交出的一張優異答卷。”
今年上半年,鞍鋼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及鞍鋼集團本鋼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錨定高端化發展方向,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高端產品國產化、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取得顯著成效,為實現“鞍鋼制造”向“鞍鋼創造”轉變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制造業攀“高”和制造強國建設注入澎湃“鋼鐵動能”。
堅持創新引領
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
實現高端化發展的關鍵在于核心技術自主化。
走進位于北京昌平區的鞍鋼集團北京研究院,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屏息凝神操作精密設備、觀察實驗結果,無聲專注的背后,一場“材料革命”正在悄然進行。
該院聚焦高效節能電力裝備的“心臟”材料——高端取向硅鋼,以超常規思路構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取向硅鋼恒抑制力控制技術體系”,為決定材料性能的關鍵微觀結構優化開辟了全新的“生態環境”。
基于這套原創技術體系,鞍鋼集團成功打通了從實驗室邁向生產線的“最后一公里”,實現0.20mm和0.18mm薄規格高磁感取向硅鋼的工業化穩定試制,完成了20AG085和18AG080級別取向硅鋼鞍鋼首發,其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項目負責人劉旭明驕傲地告訴記者:“這項成果已通過國家電網權威檢測,并獲得多家行業頭部企業的認證。不僅標志著鞍鋼集團完全具備了生產高端取向硅鋼的能力,更顯著提升了國家在高端電工鋼材料領域的自主能力。”
今年以來,鞍鋼集團堅持創新引領,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生態,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先進鋼鐵、釩鈦材料支撐。
位于成都的攀鋼鈦金屬技術研究所,正奔涌著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的熱潮——
管型材產品開發項目團隊聚焦核電、航空等高精尖領域,深耕鈦無縫管冷軋、熱處理、擠壓等全鏈條工藝,填補了鞍鋼集團在該領域的空白;
鈦合金板棒線軋制成形團隊新開發的國內最大厚度鈦合金厚板,第三方評分高居參評單位榜首;
鈦合金熔鍛成型項目團隊以創新性的“高均勻性大單重基元制備結合固態增材技術”方案解決了大規格鈦合金組織均勻性控制難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今年上半年,鞍鋼集團自主研發多項新技術并填補國內空白,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科技創新效能實現整體提升,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保障。”鞍鋼集團科技發展部科技創新管理工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心系“國之大者”
推進高端產品國產化
頂著夏日遼東灣的驕陽,記者走進鞍鋼股份鲅魚圈分公司厚板部5500產線現場,這條世界一流水平的厚板生產線正以“超薄、超寬、特厚、大單重的產品”為核心競爭力開足馬力、全速軋制。
厚板部技術質量室軋鋼主任工程師韓旭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一批特殊鋼材:“這是船用液氨燃料艙用低溫鋼LT-FH36;這是特厚高強Q490RW鋼板,用于原油儲罐制造……這些鋼材過去都靠進口,現在我們自己能生產了,不僅為國家省了錢,更重要的是,這些高端產品讓中國在世界上彰顯了硬核制造實力!”
今年上半年,鲅魚圈分公司厚板部圍繞技術裝備、供應鏈全面發力,通過設備升級改造、與上下游企業搭建“技術聯合體”、加強職工技術技能培訓等有力舉措實現了多品種鋼材的國內首發。
“今年以來,鞍鋼集團心系‘國之大者’,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推進高端產品國產化,全力實現產品自主可控。”鞍鋼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七月的遼西大地,暑氣灼人。步入凌鋼股份鋼軋廠中寬帶作業區,鋼板熱浪與軋機轟鳴交織,職工緊張有序地忙碌。這里,是凌鋼制造高端產品的核心區域。在作業區成品庫內,記者看到泛著青灰光澤的高端鋼材整齊排列,每卷都配有記錄全流程生產信息的“電子身份證”。
高端產品的誕生源于企業對工藝和質量的精準把控。在產線操作室內,作業長吳小利一邊緊盯控制屏,一邊為記者介紹他們對工藝和質量的嚴格要求:“加熱爐必須確保鋼坯均勻透燒,嚴防氧化或脫碳;除鱗壓力要足夠徹底,消除鋼材表面氧化鐵皮;中間坯厚度要動態優化,保障溫度精度;軋制力一定要穩,避免鋼材內部組織不均;升速軋制要精準控制終軋與層冷溫度……”
為了打造高端產品,鞍鋼集團各基地、各產線都有自己的極致追求。在鞍鋼礦業齊大山選礦廠集中控制室,生產經營室主任張興藝向記者介紹,該廠聚焦打造“世界級產品”,通過應用“輥壓+濕式預選”工藝破解了貧赤鐵礦高效分選的世界性難題,精礦品位可達到67.5%以上。
今年上半年,鞍鋼集團超前識別和積極對接用戶對高端材料需求,集智聚力推動本鋼冷軋產品高端化攻關,開展新產品萬噸級產業化攻關,其中,14項新產品實現萬噸級推廣共70余萬噸;本鋼板材熱連軋廠2300生產線成功軋制2190mm超寬幅熱軋板,創造了國內熱軋卷板寬度的新紀錄;采用攀西鈦資源直接制備航空航天級海綿鈦及高端氯化法鈦白粉的成套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并生產相關產品……
在高端產品的淬煉中,鞍鋼集團淬出了底氣、淬出了鋒芒,為先進鋼鐵材料國產化替代作出積極貢獻。
聚焦世界一流
推進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
6月的一天,在鞍鋼營口港物流基地,一批印有鞍鋼標志的鋼軌被吊裝上船,運往歐洲。今年上半年,鞍鋼股份順利通過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TSI)和歐洲標準(EN)雙認證,生產的歐標鋼軌已累計出口超6萬噸。
認證壁壘的突破帶來的是市場突破,高附加值的鞍鋼鋼軌由此牢牢嵌入歐洲核心鐵路網。截至今年6月底,鞍鋼鋼軌已通過全球5大主要鐵路標準體系認證,同時持續保持中國CRCC認證及國際IRIS認證資質,認證范圍覆蓋了全球主要鐵路市場的權威標準,為后續出口鋪設了“快車道”。
“產品通過國際和各國標準認證,才能獲得參與全球高端市場競爭的入場券,進而提升產品的價值創造能力。”鞍鋼國貿歐洲公司副經理柳汝濤向記者介紹說,今年上半年,本鋼汽車鋼出口歐洲同比增長34.82%,攀鋼重軌對歐洲直供量同比翻番,這些數據充分印證了國際高端市場對鞍鋼產品的認可。
今年以來,鞍鋼集團各級企業和相關部門聚焦世界一流,加快推進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通過突破國際認證壁壘、深化戰略客戶協同等舉措,推動產品在汽車、能源等關鍵領域國際市場份額的持續提升,有效增強了產品溢價能力,為鞍鋼集團產業鏈升級開辟了新空間。
今年初春,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內某客戶,由于自身工藝原因,在使用鞍鋼產品時出現問題,對此,鞍鋼集團高新汽車材料中心高級經理李帥第一時間帶領由鞍鋼股份冷軋廠和技術中心技術人員組成的EVI團隊,進駐該客戶研發中心。經過多輪試驗和現場調試,最終為客戶解決了生產難題。客戶質量總監對鞍鋼集團的響應速度和解決問題能力給予高度評價,決定將鞍鋼集團納入合格供應商體系并持續穩定訂貨。
李帥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鞍鋼集團高新汽車材料中心建立的全生命周期交付管理系統使產品30天交付率超目標值4%,客戶滿意度提升23個百分點。
在吉隆坡,鞍鋼國貿馬來西亞辦事處剛剛掛上牌匾。窗外,雙子塔燈火璀璨,室內,鞍鋼國貿東南亞辦事處經理陳振強正與當地合作伙伴敲定首批耐候鋼訂單。“今年上半年,鞍鋼國貿公司在東南亞、中東、南美洲和非洲新增4個窗口,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以高附加值產品搶占全球新興市場。”
這種敏捷布局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鞍鋼集團在世界鋼材供應鏈中的地位。今年上半年,鞍鋼集團出口鋼材同比增長10.59%,其中,鞍山區域品種鋼及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簽約比例達73.16%,同比提升0.96%;攀鋼重軌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直供東南亞高鐵項目的產品正源源不斷跨越山河走出國門。
為推進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鞍鋼集團品牌戰略錨定“高端鋼鐵產品的制造者”同步升級。“我們整合集團優勢資源,以更高標準創建了‘AN’系列高端鋼鐵產品品牌,在更高層次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鞍鋼集團戰略規劃部品牌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鞍鋼鋼軌、鞍鋼中厚等“AN”系列品牌的創建發布,鞍鋼集團在國際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將大幅度提升。
從多項核心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到高端產品國產化替代,再到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今年以來,鞍鋼集團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向“高”而攀的生動實踐,以高端化為引領凝聚起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面向未來,鞍鋼集團將繼續錨定高端化發展方向,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加快建設更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